緊密圍繞“十四五”規劃 “森標工程”形成綠色時代印記
自國家 “十四五”規劃出臺以來,全國上下關于推動綠色發展、構建生態文明體制和建設發展生態產品線的節奏逐漸加快。當生態建設成為時代發展的關鍵詞,鄉村振興、林業產業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等引發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被標上了鮮明的時代印記。
2021年,位于北京市平谷區大華山鎮的梯子峪村,建成了北京地區首個“森標標準化基地”。
“十四五”政策密集出臺 綠色升級勢在必行
從國家2021年內密集出臺一系列政策的導向可以看出,對林草產業綠色信息化轉型這塊難啃的骨頭,全國從上到下各級單位和有關部門亮明決心的時候已至。
2021年2月2日《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印發。文中指出“加快農業綠色發展”、“發展林業循環經濟,實施森林生態標志產品建設工程”,直接表明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生產體系的重要程度已上升至國家層面。
根據2021年6月6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下發的《關于實現鞏固拓展生態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文件精神,通過“森標工程”體系延伸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打造綠色食品、森林生態標志產品等品牌,支持脫貧地區產業興旺發展。這一文件意味著,在促進加快形成生態產業結構優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的“森標工程”,已全面踏上“十四五”規劃發展的新征程。
就在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改革聯合印發的《“十四五”林業草原保護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文件中體現出我國開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所肩負起重要責任。而對環境友好,也正是“森標工程”一直以來開展的前提條件。在《綱要》第八章對 “實施森林生態標志產品建設”的明確提及,則再一次強調了“森標工程”在林業信息化轉型方面所具備的示范性,可在全國普遍推廣實施,且勢在必行。
“森標工程” 傳統林業向智能化轉型的彎道超車
“森標工程”全稱為森林生態標志產品建設工程,是以良好生態環境為基礎,以高標準為引領,以信息技術為支撐,通過開展生產基地建設和產品認定,推動林草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品牌建設工程。
北京森標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森標工程”的唯一官方指定運營機構,致力于將云服務、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成熟的信息技術賦能林業產業,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等的重要合作伙伴。
森標團隊與森林生態標志產品認定管理委員會一起,著眼于國家發展前行的趨勢要求,潛心深耕“森標工程”領域,以“鄉村振興、產業先行、標準引領、科技賦能”為核心理念和切入點,通過高標準、低成本的有效過程管控,鼓勵企業生產“四無”森標產品(即無檢出農藥殘留、無檢出抗生素、無檢出激素、無重金屬污染的“四無”森標產品)。讓消費者買到“貨真價實”的健康好產品。
北京森標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完整串聯“森林生態標志產品”標準體系,依托“森標工程數據管理平臺”,打造了一批基于良好生態環境的種養殖基地,同時應用互聯網、人工智能及地區區塊鏈技術進行科技賦能,實現了基地的高標準化建設目標。“5+1”服務體系將認定服務、品牌孵化、增量渠道、倉儲物流、金融保險、數據服務深度融合,為符合森標標準的企業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持。
實施“森標工程”旨在實現林業生態價值轉化,將林業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對實現林業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具有戰略意義。得益于國家多項政策支持和扶持,“森標工程”目前已認定了多家企業,很多都是位于山區林區的中小微企業,涉及山核桃油、藍莓干、蜂蜜、茶油、菌菇、筍干等產品,幫助企業在多個銷售渠道上做推廣,降低企業宣傳成本,促進產品銷售、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帶動當地就業、助力脫貧增收。
同樣就在2021年,一部在互聯網上熱播的綜藝節目《五十公里桃花塢》在騰訊視頻獨家播出。十幾位重量級明星嘉賓領銜出演,收獲近1億的播放量,讓眾多觀眾對這檔節目的拍攝地——位于北京市平谷區大華山鎮的梯子峪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可很多人還不了解的是,這個一夜成名的梯子峪村,也正是“森標工程”在北京地區的首個示范基地。
梯子峪桃花塢是“大桃種植+桃酒釀造+鄉村文旅”三產融合的經典范例。除了獨具生活理念與設計美學的系列建筑、民宿設施、釀造桃酒產品外,在山坡上建立的梯田桃園也是一道靚麗風景線。
在這里,“森標工程”建設了物聯網標準化基地,果園的視頻監控數據、生態環境數據、生產作業數據、流通批次數據、產品檢驗檢測數據等實時體現在村里的大屏幕和生產管理者的手機上。通過這些數據信息,林果企業和生產者們可以隨時洞察果園生態情況、科學有效地管理和改進生產過程。人們感慨智能化林果業的普及步伐已經漸漸來到身邊,曾經無法被“機械化大生產”覆蓋的領域,卻率先享受到了物聯網、區塊鏈等先進智能科技所帶來的紅利。村里參與基地工作的人說:“先進的技術并沒有直接顛覆我們生產方面的認知,而是讓我們學會如何利用物聯網數據和應用去改進我們的工作方式,提高果園質量,并及時注意風險。”
2021年9月,梯子峪村森標標準化基地里的物聯網信息采集設備已穩定工作運行了三個月,采集空氣濕度、土壤PH、風力等有效數據40000余條。
2021年9月,梯子峪村桃花塢社區的設施里,桃園的物聯網信息正實時顯示在大屏幕上。
“十四五”規劃是中國立足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清晰信號。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則是中國的責任擔當。
森林生態標志產品建設工程以鄉村振興為己任,積極助力林業產業轉型,通過成熟的林業標準引領,以先進智能科技賦能產業升級,與國家的發展方略方向步調一致,共同前進。“森標工程”在地區化落地應用方向持續發力,緊緊跟隨“十四五”規劃腳步,將通過不斷升級的“森標工程”產業鏈條,為更好的生態發展和經濟前推注入全新的活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參與評論